诵读科学经典 弘扬科学精神 | 吴智诚:从“581”到“651”——科学院搞卫星十年摘记-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吴智诚:从“581”到“651”——科学院搞卫星十年摘记

 

  作者:吴智诚,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原党委书记

  出处:《定格在记忆中的光辉70年:献给中国科学院70周年华诞》一书第一卷第45页,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中央决定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代号为“581”任务。八大二次会后,科学院把搞卫星列为1958年的一项重大任务,成立了科学院581组,职责是拟制卫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业务协调。

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查看探空火箭t7

  581组经常召集会议,研究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根据各自的专长,提出一些技术难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可能的解决途径。当时是大跃进年代,说干就干,于是就组织各单位的科技人员,工人用一个多月就做出了两个探空火箭箭头模型。10月5日至11月9日,科学院举办了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会,在保密馆展出了这两个箭头模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央决定拨款支持,不仅可购置仪器设备、材料,也可以用于基本建设,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科研实力,建立相当规模的科研基础。

1958年赵九章(右一)率中科院大气物理代表团访问苏联。成员有钱骥、卫一清、杨嘉墀(右起二、三、七位)

  当时对如何搞卫星?技术上都无经验。恰逢中苏双方科学院有专家交流访问计划,由赵九章为团长、卫一清为副团长,为了抢时间,说走说走。代表团抓紧时间参观了苏联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回国后认真做了总结,认识到搞卫星应立足国内,自力更生,靠外援是不可能的,要靠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较高的科技水平。我国空间探测事业要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我国研制的第一代气象火箭t7于1960年9月13日首次发射成功

  1959年至1965年,我国共发射试验了20多发t7、t7a火箭;取得了60公里以下的气象数据;进行过电离层、生物等项目试验;建成能进行高低频振动、冲击和离心试验的力学环境模室;建成了大型地面环境模拟设备,可对探空火箭箭头和整个卫星进行试验,其中2米超高真空太空模拟器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这些都为卫星研制打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1964年10月,赵九章应国防科委邀请去酒泉发射基地访问,主要是参观东风2号火箭发射试验和基地的地面跟踪接收设备,还与火箭研制人员和基地技术人员座谈。 这次基地回来,赵九章认为导弹研制进展这么快出乎意料。再过四五年,100公斤左右的卫星的运载工具有可能研制出来,卫星研制也是有把握完成。随即,决定向中央写报告,要讲清楚发射卫星的目的、意义和已具有的技术基础和现实可能性。

  1965年初,根据周总理批示,国防科委抓紧调查研究,多次座谈征求意见。其中一次会议上,赵九章发言,在介绍苏联、美国已发射卫星的情况后,着重谈了我国发射卫星的目的、意义和任务,还谈到了我国目前已具备的条件,估计在国庆20周年,最迟1970年发射一颗重约100公斤卫星是可能的。

  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国防科委的报告后,科学院立即行动起来。要求于6月10日前拿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方案设想和卫星系列规划设想。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应在1970年发射,卫星系列规划先考虑到1975年。

  仅仅10天,要完成这样两件大事是相当紧张的。由赵九章、钱骥领导的研究实体,从1958年10月以来有六年的预研准备,又有各有关研究所的紧密配合,因此工作进展很快。总体组日夜工作,10天内如期拿出了规划设想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初步方案。为便于汇报,将卫星方案归纳成三张图一张表。提出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1号”,为1米直径的近球形72面体。

  7月1日,《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最终完成。这个“规划方案建议”共分五部分,1、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2、十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步骤;3、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卫星方案;4、关于卫星轨道的选择和地面观测网的建立问题;5、重要建议及措施。

“东方红一号”卫星

  经历了数年的艰苦研制,中国科学院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1965年,中央专委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在197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10月20日至11月3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651会议。

  为使全世界都能听到我国人造卫星的声音,何正华建议播送《东方红》乐音以代替卫星的无线电呼号,并与遥测信号时分串行播送,还建议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1号”。

  会议开得很紧张,晚上加班查资料和计算,在深入细致讨论基础上集思广益,最后提出的目标是1970年发射;总的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东方红1号”的命名、卫星结构外型、主要指标以及播送《东方红》乐音等都得到了大会肯定。

  闭幕会议上,罗舜初到会讲话:……从今年4月份以来,经过半年的准备,又经过这次方案论证会议,使我们逐步对各项技术方案的认识深刻了,对开展人造卫星的工作初步摸清了底,所以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必须从实际出发来考虑方案的先进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卫星上天问题我们要周密部署,争取一次成功。

诵读人:空间中心 支撑第三党支部 宋钦泽

  • 编辑人:
  • 审稿人:
  • 下一篇:徐荣栏:赵九章先生开创的空间物理研究集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