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彦随:乡村地理工程可根治“乡村病”-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彦随:乡村地理工程可根治“乡村病”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面临日趋严峻的‘乡村病’难题,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是乡村地域系统持久衰退的结果,成为制约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日前于陕西西安召开的中国地理学大会上,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彦随在大会特邀报告中呼吁,创新是衡量科技发展进步的标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被赋予了创新现代乡村地理工程、全面深化地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新使命。 

  他发现,乡村地域系统具有复杂性,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乡村发展实际需要,亟须引入系统工程原理与技术方法,深度解析乡村地域系统复杂性、分异性,形成理论新认知、探究破解新途径。 

  而乡村地理工程,则被认为非常有希望成为根治“乡村病”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10多年来,刘彦随带领团队相继建成5个不同类型的乡村地理工程观测研究基地,持续开展针对沙化地、水毁地、空废地、荒山地等问题的土地整治与优化配置研究和技术示范,揭示了结构互补性、系统稳定性、空间组织性、人地协调性等工程原理,在工程技术助推退化空废土地资源化、资产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2012年至2013年,刘彦随主持陕西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工程重大项目,在统筹沟道边坡系统发展前提下,规划建设农田50.6万亩,引进投资48.3亿元,促进了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种”的良性循环。去年以来,科研人员综合利用沟道土地、农业资源与气候变暖条件,在陕北延长县试验“一季改两季”种植模式,亦取得成功。 

  此外,科研团队还在河北阜平县试验坡地整治工程,示范建立了荒地整治—生态治理—特色农业—土地资产—农户增收的转型发展范式和工程扶贫模式,亩均收入超万元,探索出了国家贫困县乡村“三生”结合、“三产”融合新机制,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途径。 

  刘彦随认为,乡村地理工程的本质是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与工程学系统性、技术性有机结合、交叉融合的乡村自然—经济—技术过程。 

  “地理工程在我国具有深入探索与实践应用的坚实基础。”他说,现代乡村地理工程,是现代化目标指向和现实性问题导向相结合的乡村空间重构与系统重建过程,包括土地整治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精准扶贫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等。 

  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关键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研究应是中国地理学未来几十年的重点领域。刘彦随说,要迎接地理学创新发展的乡村新时代,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需要科学践行现代乡村地理工程,既要创新理论、支撑战略,又要掌领技术、落实落地,努力做好接地气”“干实活的学问。 

  《中国科学报》 (2018-10-17 4综合) 

    

分享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