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伯杰: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世界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 科学管理 勤政高效  办事指南
 
创新风采录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 党的建设 >> 创新文化 >> 创新风采录
 
傅伯杰: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世界

     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两大类,社会发展使专业研究愈来愈细,也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乎老死不相往来。但记者近日采访中科院资环局局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时,忽感眼前一亮,这位从事自然地理研究的科学家,不论对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均不限于某一角度和层次,而是把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集成,并创建出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使人看到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之间相辅相成的关联。
   记者:作为一位科学家,你认为中国的生态与环境研究与其他国家的生态与环境研究有何不同?
傅伯杰:如果与欧美国家比较,他们更注重对自然生态规律的探讨。而我国则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进行研究,还要考虑区域的发展情况。这是中国的生态与环境研究的特点,也得到了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样板。
    事实上,在中国从事生态与环境研究,有其他任何国家比不上的优势。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具有大跨度、自然景观多样性、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特点,所以中国的地理学家、生态学家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中国的科研环境与文化还有待改善。例如,在国际上作学术研讨时,不论年龄和资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打断和提问,但在中国,总是年龄大、资历老的先发言。同时,中国在争取课题时的机制也不够完善,投资仍然不很多。由于评价体系存在不科学性,科学界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现象,这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因素。
    记者:在你的科学生涯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傅伯杰:感受深刻的有两点。第一,科研最重要的是静心。第二,团结协作。以我所在科学领域为例,需要多学科交叉,没有任何人能独自完成某项研究。拿环境污染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是多种复合物的污染,生态破坏也一样,原因很复杂,研究必须多角度、多层次,才能弄清楚。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把地理、生态、环境、植物、遥感、社会经济等聚焦于一点,进行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
    记者:近年来中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你对这些有什么感觉?
    傅伯杰:只能说有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只是在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其实,在经济落后地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强。即便在城市,也不尽然。如在城市有些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可清洁工又把它们混在了一起,并未达到实际效果。另外,园林绿化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不符合科学规律的行为。我们经常见到清洁工打扫松树底下的枯枝落叶,其实那些枯枝落叶是为树木和土壤涵养水分和增加有机质的最好材料,若不在人行道上,没有必要打扫。环境保护在管理上也该讲科学,否则形式上看上去不错,可实质上仍存在很大问题。 
    记者:作为中科院资环局的管理者,你有什么想法?
    傅伯杰:“综合”是我做研究工作的一个特点,在资环局局长这个位置上,我想我可以把这个特点发挥一下,用在管理上。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虽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恶化,治理改善环境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准备推进若干重大计划。如在生态环境方面,利用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台站,长期监测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开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演化规律,开展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在资源方面,瞄准环渤海油气资源的开采,提高采收率;北方的水资源安全及矿产资源研究等等。可以做、正在做的事情很多。
(本栏目与《科学时报社》合办)
(科学时报记者 王静)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copyright 1996-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京区党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106号
电话/传真:(010)62661266/(010)6266124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18号紫金数码园1号楼 邮编:100190 email: dwxcb@cashq.ac.cn
网站地图